重庆丨古老技艺的守望与传承
↑点蓝色字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于重庆而言,那些从古延续至今的传统手艺,当为巴渝文化之根源。无论是木雕、漆器还是陶艺等,手艺的血脉在民间留存,传承着的千百年技艺在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中,逐渐呈现出宝贵的巴渝精神底气。器以载道,手艺人本身就是“布道者”。
🔘丨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增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对于传统手艺的保护,不只要保护物质形式,更要保护其技艺和精神。(摄影 张和勇)
重庆从不缺热度。
它雾气浓厚,人称“雾都”;它高楼林立,层次感强,人称“赛博朋克”;它的道路与轨道交通,上天入地,人称“3D魔幻”。此外,“火锅之都”“桥梁之都”等极其鲜明的特质逐渐成了重庆的标签。
但要真正读懂一座城市,总少不了承袭多年的人文历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丨《三月风》记者 刘晔
01
大山大水中的气韵
“自古西南镇”“水围巴子国”。重庆古称巴郡、江州、渝州、恭州、重庆府,历来是中国西南版图的咽喉之地。地理上,重庆山河交错,地势险峻。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嘉陵江,一路南下穿越大巴山层层阻隔,肆意雕刻着脚下重重峡谷。青绿乌江从贵州而来,一步一景,进入重庆境内突然掉头一路向北,与众多支流重新刻画这片大山。游鱼细石的小三峡,带着秀美与四川盆地众多支流蜿蜒相遇,汇入长江,冲出一道连接外界的出口。江水浩荡,一路劈开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百转千回向东流去。沿长江而下,涪陵、万州、奉节和巫山一路镇守。
大山大水塑造着重庆独特的自然底色,自古以来,缘河行舟的漫漫旅途,顺理成章成为文人墨客们慨叹历史烟云的契机。山水襟带相映成趣,经诗人之笔而成“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的奇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飘逸,“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的壮阔,以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不一而足。山水滋民风,诗人们将乡风民俗融于诗律,化于自然之景,在涤荡千年后,与山川一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重庆人。
几千年来,由于地处内陆盆地,谷深山高,山地多贫瘠,重庆并不占有传统农耕社会的自然优势。但生于斯长于斯的巴渝先民,在与自然相处中养成坚韧、刚毅的品格,形成了巴渝自古勤劳淳朴的民风。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有乱,将军巴蔓子向楚国求助,并承诺三城为酬,平乱后为保全城池,自刎以头赎城,其“忠信两全”的精神至今备受后人敬仰。巴国古歌谣“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在展现巴地峡江地貌的同时,让后世感受到巴渝先民艰辛而敦睦的生活图景。
生存在峡江地区一代又一代的巴渝人,在山河湖海的交汇处,一寸一寸滋养出巴渝宝贵的沃土,那些披荆斩棘的智慧和勤劳质朴的汗水,都根植到重庆的生长发展中,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故事和记忆。
02
指尖上的手艺文化
山水之畔,总有村落相伴而生。重庆大大小小的村落迥异地置于巴山渝水间,或顺山势而建,或沿水而栖,地形地貌千差万别。
张恨水1938年客居重庆,在《重庆的房子》里写道:“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层,而是他的屋顶。”重庆民俗也因此带着独特而多样的色彩,从生产到生活,从信仰到文化,折射着巴渝人的生活与精神。
如“川江号子”,磅礴大气,荡气回肠。“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走天涯”的川江船工们喊出的一声声号子,是巴渝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劳动颂歌。又如川剧艺术,博采众长,吸收了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巴渝方言土语、劳动号子、民间歌谣等融汇结合,具有浓郁的巴渝特色。
作为历史文化古城,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与自然共生的村落里更保留了上千种特色传统手艺,讲述着当地百姓与一方水土相互厮守的故事。
兴起于汉代的荣昌陶器迄今已传承千年,
一首民谣在荣昌回荡不息: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
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
流传在巫溪县大宁河畔的文峰木雕
在一刀一凿的痕迹里,
刻下巴渝文化千百年来发展的脉络。
此外,
破竹得丝、编织成画的垫江大石竹编,
薄如蝉翼、典雅秀美的夔州绣,
蕴藏东方气韵的城口大木漆
以及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的
蜡染等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对于从远古走来的重庆人来说,
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手艺曾经是普通百姓的重要谋生手段,
尤其在早期社会,
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交通闭塞,
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而言,
一门手艺的掌握将给他们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
由此贴补家用。
正如《天工开物》里所说,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
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物生于自然,
人以巧工使之有用。
传统手艺制品历经岁月,
有温度、有情感、有历史积淀,
既成全了天地的美意,
又成就了人们的生活。
由于乡土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即使有多达上千个历史文化村落,
手艺仍可在重庆许多村落间共通,
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
将传统绘画与雕刻工艺应用于传统建筑与装潢;
竹编或草编则在保持手艺品特征的基础上,
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品牌;
剪纸、陶艺、木雕融于日常,
依然维系着一方水土的温馨记忆。
就这样,
传统手艺与重庆的山山水水融合在了一起,
与重庆的百姓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与重庆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
03
写不尽的传承故事
手艺,应该是个被赋予尊重与价值的词。手艺人以其安身立业,百姓则以其帮辅生活,丰富着每一个自得其美的日子。历史上,手艺制品不仅满足了饥可得食、寒而有衣的生存需要,也在岁月流转、生活变迁中,寄托情感,装点日常。如今,物质丰裕的年代,传承发展传统手艺,在于更高的文化追求。
民俗学家乌丙安曾指出: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滋养,它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培育起来,和这个族群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民族的文化支撑是什么;我们与生俱来、代代相传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如果这些文化失去了,我们还剩下什么。人不是经济动物,无论怎样全球化,每个民族身上仍然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是不能丢也无法丢的。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于重庆而言,那些从古延续至今的传统手艺,当为巴渝文化之根源。无论是木雕、漆器还是陶艺等,手艺的血脉在民间留存,传承着的千百年技艺在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中,逐渐呈现出宝贵的巴渝精神底气。器以载道,手艺人本身就是“布道者”。
如今,现代社会的进步带来传统手艺的式微,手艺人也正在被渐渐淡忘和边缘化。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不仅仅是对“物”本身的关注,更应着眼于对手艺人的支持和关怀。
鲜有人想到,制作这些手艺品的不少都是残疾人。他们或从小肢体残疾,或因一次意外失去听力,生活因此落入黑暗。学一门手艺,有人倾其所有,为了证明自己;有人殚其所精,用心完成每件手艺品;有人终其一生,只为把手艺坚守传承。当其超脱于最初的谋生之道,以艺术的心态和眼光来对待自己的手艺时,这些残疾人,为手艺人的形象和匠心的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被问及“什么才算手艺”时,他们说不出来。他们只知道,作为手艺人,就得把手里的活儿做好。这是手艺人的规矩,一代代传下来,不能坏在自己手里。精益求精,做艺如做人。这些承载着民风民俗的手艺是祖辈们生活的印迹,更是巴渝传统文化的底蕴。
“微笑计划”是重庆市残联立足重庆残疾人文化产业实际,针对残疾人文创就业实施的文创产业帮扶计划。自2021年开展以来,“微笑计划”围绕“做亮产品、做精工艺、做多渠道、做强品牌、做好传承、做实成效”六个维度,重点开展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市场销售等帮扶服务,现已推出陶艺、花艺、漆艺、蜡染、木雕等10余款文创产品,培育了一批文化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竞争性较强的文创项目,成为重庆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近年来,重庆出台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文化为魂,在文物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培育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发展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推动传承发展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重庆市残联开展“微笑计划”助残项目,关注残疾手艺人生存发展状态,以“微笑”理念凝聚一座城市的温暖与善意,让残疾手艺人的乐观精神、精湛技艺和敢于付出被更多人看见。
通过打造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微笑计划”带动残疾人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具有地域文化的残疾人文创产业。如帮助民间手艺人拓展销售渠道,建立经济流通的平台;培养扩大非遗传承人群,增强传承活力与后劲等。
项目实施以来,“微笑计划”开展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市场销售等帮扶服务,现已成功推出陶艺、花艺、漆艺、蜡染、木雕等10余类手工艺文创精品,培育出一批文化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竞争性较强的文创项目,用文创产品带动残疾手艺人创业、就业,用多样形式让手艺产品融入当地人的日常。
每一件手艺品制作的背后都映照着残疾手艺人在巴山渝水间倔强生长的力量,“微笑计划”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也和健全人一样,能用劳动创造价值,用匠心传承巴渝文化。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写道。对于残疾人来说,拥有一门手艺可谓找到了谋生之路,而在日复一日的手艺钻研中,用双手承载起文化的传承是这个时代更重要的事。就像一粒火种,历经风雨飘摇穿越时代,一代代先人用毕生心血为它遮风挡雨。后人尽管本领尚浅,却不愿辜负初心,仍郑重其事掏出口袋里仅有的火柴。唯有如此,传承的故事才能生生不息。
来源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
编辑丨张帅
★转载请注明来源